7月29日,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联合发布2025年上半年南京经济运行情况。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上半年,南京经济总体平稳,重点领域持续回升,发展质态持续向好。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179.1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6.20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851.73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6221.25亿元,增长5.8%。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81.1%。制造业是南京的基本盘和传统优势领域,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南京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其中,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16.1%、11.2%、10.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9.1%和9.7%。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增势较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5.0%、22.1%、44.2%。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作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之城,南京开放合作的大门越敞越宽。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7.6%、7.3%。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512.17亿元,同比增长3.1%。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其中互联网、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数据服务等新兴行业分别增长17.4%、28.9%、17.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7.6%、3.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7.3%,其中受苏超等体育赛事带动,体育业营业收入增长19.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4.22亿元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4.22亿元,同比增长5.3%。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6.2%、8.3%。记者注意到,商品消费的增速背后,“以旧换新”政策依然是强大助力。数据显示,“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4.1%、26.9%、27.7%。汽车消费补贴有效释放居民消费需求,新能源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68.9%,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0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同比增长4.4%
从钱袋子来看,居民的钱包更鼓了一点。数据显示,上半年,南京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32元,同比增长4.4%,较上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452元,同比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14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由上年同期的2.102降至2.086。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5.8%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重要着力点。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5.8%,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其中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1.6%、18.5%和78.2%。此外,1—5月,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其中生物技术推广服务、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分别增长72.9%和11.4%。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杨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