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领域动态复杂,事件可能迅速改变全球安全格局。我们整理了今日最重要的军事新闻,包括关键行动和政策变化,让您清晰把握当前军事景观及其影响。
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在亚太遇到40艘中国军舰和山东舰
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在亚太部署期间遭遇40艘中国军舰及山东舰航母编队。在为期5个月的"克莱蒙梭-25"行动中,法航母先后经历俄军苏-35飞越、胡塞武装威胁,并在南海与中国海军密集接触。法国军官称中方未发出警告通讯,并自诩因"庞大力量"避免对抗。值得注意的是,法方主动避开了台湾海峡。中国国防部此前回应强调亚太需要和平而非军事对抗。此次是法国自1960年来首次在远东部署航母。详情>>
17年来美国核武器重返英国 分析称北约在欧核战略重大转变
美国17年来首次在英国部署B61-12型核弹,标志着北约欧洲核战略重大转变。这批核弹将部署在萨福克郡莱肯希思空军基地,由英国新订购的F-35A战机携带执行北约核任务。此举被视为北约对俄关系恶化背景下强化威慑力的表现,也呼应了特朗普政府对俄发出的50天最后通牒。这是自2008年美核武撤离后,英国首次重新承担核任务,凸显欧洲安全局势升级。详情>>
不修了!唯一现役航母,俄罗斯真要放弃?
俄媒报道俄国防部或终止唯一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工作。该航母服役30余年事故频发,2017年大修后接连遭遇船坞沉没、火灾等事故,加之俄乌冲突导致军费倾斜,维修陷入停滞。专家分析认为,该航母实战表现不佳且俄海军战略转向核潜艇及北极方向,放弃维修可能性较大。但评论指出,面对北约航母威慑,俄仍需大型航母维持海上博弈能力,未来可能转向发展无人机航母或两栖攻击舰。详情>>
朝鲜将再建造一艘5000吨级驱逐舰
朝鲜宣布将于2026年10月10日前在南浦造船厂建造第三艘5000吨级"崔贤"级驱逐舰。此前该型号二号舰曾在5月下水时发生事故,经修复后于6月重新下水。金正恩在仪式上强调海军建设重要性,并计划从2026年起每年建造两艘该级别或更大型驱逐舰。"崔贤"级首舰已于4月下水,以朝鲜军事元老崔贤命名。详情>>
张仲麟:俄乌战场暴露的无人机非对称威胁,中国怎么防?
俄乌冲突中乌克兰"蛛网行动"利用民用无人机改装的自杀式FPV无人机,通过物流渗透和移动网络控制,成功袭击俄后方机场,暴露俄方在情报、边境管控等多环节漏洞。文章分析指出,随着无人机技术普及,基于民用无人机的非对称威胁日益突出,中国需从人防(全民反特意识)和技防(探测系统、反无人机装备)两方面构建防护网,尤其要防范重要基础设施成为袭击目标。作者建议严格管控无人机部件、建立综合探测系统,并借鉴俄方教训加强社会动员。详情>>
美国一客机险些撞上B-52战略轰炸机!发生了什么?
7月18日,美国天西航空3788航班在北达科他州迈诺特机场降落时,突遇一架B-52轰炸机闯入飞行路径,被迫紧急转向爬升规避。飞行员质疑军方未提前通知,称轰炸机速度远超客机。事发时B-52正为州博览会进行飞行表演。这起事件再次暴露美军与民航空域协调问题。此前1月华盛顿曾发生客机与军用直升机相撞致67人遇难的事故。详情>>
从四海协同走向大洋联合,台湾学者感叹解放军联合作战水平的提高
台湾学者近期关注到解放军联合作战能力的显著提升,指出其已从区域协同迈向远洋联合作战阶段。分析认为,解放军通过实战化训练、装备升级和指挥体系优化,实现了各军种高效协同,展现出更强的全域作战能力。这一发展趋势引发岛内对两岸军力对比的重新评估,凸显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实质性进展。详情>>
俄称击落百架乌无人机 乌方通报遭俄大规模空袭
俄国防部21日通报击落乌方100多架无人机,其中30余架在莫斯科州上空被拦截,导致俄多地机场实施航空管制,逾百航班取消。同日乌空军称遭俄军大规模空袭,俄方动用426架无人机和24枚导弹,乌方拦截200架无人机及多数导弹,但仍有23架无人机击中目标。此次空袭是近一周来俄军发动的最大规模攻击。详情>>
士兵疲劳、民众不满 以媒说以军将削减前线人员数量
以色列媒体21日报道,以军将削减30%战区预备役军人数量,主要因士兵长期疲劳作战及民众不满情绪高涨。预备役报到率已降至冲突初期一半以下。同日,加沙卫生部门称以军行动致超5.9万人死亡,胡塞武装宣布对以色列5处目标发动无人机袭击,报复以军空袭荷台达港。以军多线作战压力持续增大,冲突局势未见缓和迹象。详情>>
以伊冲突余波:美国本土导弹防御亮红灯
以伊冲突暴露导弹防御系统漏洞,伊朗导弹突防成功率从8%升至16%,以色列"铁穹"等反导系统在持续攻击下显疲态。美国《华尔街日报》警告,国土面积更大的美国面临更严峻防御挑战,现有"爱国者""萨德"系统数量不足且产能受限,特朗普提出的"金穹"计划耗资1750亿美元但效果存疑。专家指出多层拦截体系才是防御关键,而伊朗的战术进步可能被其他国家效仿,加剧美国本土防御压力。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