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品不少 惊喜不多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来到了盛夏7月,2025年的上半年已经悄然过去。各家大厂都在今年更新了产品线,PC以及DIY硬件也得到了全面更新。但是在如此多的新品发布当中,究竟有哪些新产品的表现让你感到惊喜?又有哪些新品提升寥寥,令人索然无味? 本文就带大家回顾一下,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当中PC硬件市场中都有什么大新闻。
·上半年新显卡扎堆 反馈不佳因素多
今年上半年在PC和DIY领域中,最值得关注、变化也最大的还是显卡市场。占据市场主流的英伟达在上半年当中可以说是一鼓作气地发布了RTX 50系列显卡,从RTX 5090到RTX 5050的桌面端和移动端统统和玩家们见面。AMD尽管取消了这一代的旗舰显卡计划,但是还是带来了RX 9070系列以及RX 9060 XT显卡,在中低端市场和英伟达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时间回到年初,在CES 2025主题演讲上,英伟达正式发布了全新的RTX 50系列桌面和移动显卡,展示了RTX 5090、RTX 5080、RTX 5070 Ti和RTX 5070的桌面版和移动版,在对比当中更是号称RTX 5070的游戏性能可以与RTX 4090媲美,不过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就算是开了DLSS 4的RTX 5070也没法碰瓷RTX 4090。4月到6月,RTX 5060系列显卡以及RTX 5050系列也陆续发布,并不大的性能提升幅度以及并不便宜的价格也让不少玩家失去了升级的兴趣。
英伟达这个上半年可以说是非常紧凑,往年从90级别发到50级别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今年英伟达硬是在半年之内发完了,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在一向是优势项目的驱动上英伟达这次栽了大跟头,上半年新卡频发的黑屏以及显示损坏问题让英伟达发布了大量热更新修复以及正式修复,对于英伟达来说这样的场景可不多见。
除此之外,专供国内市场的RTX 5090 D被禁也使得国内市场旗舰显卡出现了缺失的情况,英伟达也在紧急准备RTX 5090 D V2作为替代。不过,现在连H20都能够解禁供货给国内市场,那么RTX 5090 D这种游戏显卡没准也能够一并恢复自由身。
看完并不顺利的英伟达,AMD在上半年的显卡市场也算的上动作频频。全新的RX 9070和RX 9070 XT显卡上市时间和价格都瞄准了RTX 5070和RTX 5070 Ti,定价出色的性价比也让不少玩家心动。但是数量不多的供货以及高昂的首发溢价也引发了不少的吐槽。而后续发布的RX 9070 GRE却仅仅比RX 9070低了300元,这也让这款首发专供国内市场的产品受到了不小的冷遇,直至最近价格下降后才有更多玩家开始选择这款显卡。
而RX 9060 XT的两个显存版本在面对RTX 5060系列时,性能上的优势并不明显,同时价格上也并不便宜,这就导致该系列显卡同样并没有受到市场的欢迎,更多玩家还是选择了价格差距并不大的RTX 5060系列显卡。
当然,还有一个被我们忽视的厂商就是英特尔,毕竟今年上半年英特尔的游戏显卡业务仿佛消失了一般,毫无声量。当然,不会缺席的当然是英特尔持之以恒的驱动更新,尽管锐炫B系列仅仅发布了两款主流产品,但是英特尔依旧维持着对多款大作带来首发驱动支持,同时持续优化XeSS 2技术,目前已经有超200款游戏支持了XeSS技术,这对于目前连第二代独显都没发完的英特尔来说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除此之外,英特尔上半年唯一的新品就是配备24GB显存的锐炫Pro B60显卡,也就是锐炫B580的大显存工作站版,唯一的亮点就是这张卡好像能被魔改出双GPU+48GB超大显存的版本,可能会成为需求大显存用户的新选择。像铭瑄也已经在BW2025上带来了配备双锐炫Pro B60显卡的工作站产品,先不说性能如何,这48GB超大显存对于现在的很多需求那可是真香啊。
而在上半年红绿两家新卡都已经发完的情况下,下半年的显卡市场除了可能将会出现的英特尔新卡之外,更大的可能是红绿两家进入销量和价格的对抗当中,在没有新卡的情况下两家厂商,特别是AMD会不会为了销量有所行动也值得期待。当然更关键的还是希望两家厂商都不要再出现大的bug了。
·新U价贵没声量 老U换皮一年又一年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的处理器市场更多是延续了去年下半年新架构对抗的态势,英特尔和AMD两家都通过新品的发布丰富了自己的产品线。不过当你回想一下今年两家都发布了什么处理器新品时,相信大部分人都只能想起其中的很少一部分,这也是今年新一代处理器产品的一大问题,就是更贵的定价导致用户根本不会为这个价格买账,无论是桌面端的新品还是用于笔记本、掌机的移动端产品都有着类似的问题。
AMD上半年仅发布了锐龙9 9950X3D和锐龙9 9900X3D两款桌面处理器,都是配备了X3D缓存的高端旗舰产品。但这两款高端旗舰对AMD桌面市场的影响实际上非常有限,今年主要销售的产品依旧是去年已经发布的几款锐龙9000X系列处理器以及锐龙7 9800X3D,不过从市场反馈来看,在最新一代处理器的选择当中,AMD依旧还是占据优势的。
而在移动处理器领域,AMD也带来了全新的锐龙9000HX系列处理器,首发了三款产品,包含了16核X3D产品,16核产品和12核产品,这也是AMD首次将移动端X3D放入首发序列,两款16核心产品也有如同微星泰坦18Pro、华硕魔霸9、机械革命苍龙16 Ultra等定位旗舰乃至高端的产品采用。但是12核的锐龙9 9850HX至今都没有一款产品搭载,要不AMD咱们下次桌面和移动端真别发12核的产品了。
此外AMD还带来了一个“大杀器”,就是配备了超大核显的锐龙AI Max系列APU,代号“Strix Halo”的这款产品最高可以配备16核心Zen 5 CPU和40CU RDNA 3.5核显,此前一度成为很多玩家期待的便携产品新“神U”。但是当为数不多搭载该系列APU的产品上市之后,昂贵的价格让所有期盼的玩家们大失所望,就像大家最为期待的ROG幻X,即使是低配版叠加国补之后到手价也得15000左右。后续多款搭载该系列APU的产品更多却是定位为大内存的小体积AI工作站,下一代产品能否保留目前也成谜,不免有些令人唏嘘。
而反观英特尔这边,桌面端带来了Ultra 200S系列非K处理器,但是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声量,只有三款产品上市并且价格和性能也是毫无吸引力,绝对是年度最没存在感处理器的有力竞争者。移动端上,英特尔的Ultra 200H和HX则依旧凭借着英特尔更强的铺货能力以及更丰富的产品线在移动市场相对占据主动。
不过,要说今年AMD和英特尔两家最为努力的产品,那还得是各种换皮或者不换皮的老同志们,比如什么听起来非常新的酷睿200系列和锐龙200系列,英特尔这边去年底发布的酷睿200系列上半年也是迎来了大规模上市,各家的中低端笔记本也有不少用上依旧是Raptor Lake的“全新”移动处理器了,就是不知道有多少想买新一代Ultra 200系列的用户误入歧途呢。
AMD这边虽然在命名上锐龙200系列与锐龙AI 300系列的区别相对更明显一点,但是架不住马甲套马甲啊,锐龙200系列基本就是锐龙8000系列再度换皮,要知道锐龙8000系列本来就是锐龙7000系列的新马甲,这一套接着一套让目前的中低端市场也是相当热闹,特别是部分厂商依旧在出货配备锐龙8000系列的新笔记本,与配备锐龙200系列的笔记本鱼龙混杂在一起,相信不少用户都已经看蒙圈了,这两款处理器参数明明一样,甚至连宣传词都差不多,但是为什么名字却不一样呢。
展望下半年的处理器市场,AMD预计是对锐龙9000系列处理器进行一些补充,关注度最高的可能就是锐龙5 9600X3D了,下一代高性价比网游神U定价几何还是颇令人期待。当然可能还有移动端移植的锐龙9000G系列,不知道会不会成为首款支持Copilot+的桌面处理器呢。英特尔这边则依旧会带来一代翻新的Arrow Lake Refresh桌面处理器和新设计的Panther Lake移动处理器,和2023年下半年的情况太像了,当时是14代酷睿桌面端和全新设计的Meteor Lake的组合,就是不知道Arrow Lake Refresh的性能到底能不能完胜14代酷睿,要还是打不过就真尴尬了。
·笔记本出现新物种 Copilot+PC一年过去终于能用
作为硬件更新换代的一年,今年的笔记本市场也是新品扎堆,各家基本都在上半年完成了自家产品线的更新。
但是说起上半年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笔记本产品,那恐怕还得是华为横空出世的两款全新鸿蒙电脑了,一款超轻薄本,还有一款惊艳的折叠屏,无论你如何看待这两款产品,它们都成为了上半年最引人关注的笔记本“新物种”。
我们熟悉的麒麟芯片搭配HarmonyOS 5的组合这次来到了来到PC端,虽然当下可能还不能带来完美的使用体验,但是绝对算得上一股清流,相信假以时日,华为也能够在鸿蒙电脑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上半年的全球PC出货量也是持续复苏当中,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6.5%,全球出货量达到6840万台。而相对而言在其中获益更多的则是国产品牌和台系品牌,传统豪门惠普和戴尔则是依旧延续了这两年的颓势,无论是出货量还是产品力似乎都无法与其他品牌抗衡,市场占比不断下滑。IDC数据显示,惠普二季度出货量达到1410万台,占据20.7%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仅有3.2%,对比去年同期的21.3%份额有所下降。排在第三的戴尔出货量为980万台,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5.7%跌至14.3%,出货量还跌去3%,成为前五名里唯一一家增速为负的厂商。
而PC市场当中的特立独行者苹果上半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同比增长21.4%。毕竟在注重AI和实际体验的今天,连苹果都在今年上半年将旗下Mac产品的起步内存升级到了16GB,还是加量不加价,绝对算得上苹果最良心的一次了。这也让入门款的Mac mini和MacBook Air成为了今年最具性价比的macOS体验设备,毕竟存储不够可以外接,内存不够的时候,想加可是真不便宜。
国产品牌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开始吃上国家补贴的红利了,虽然也有的厂商趁机涨价然后宣传国补价混淆视听,但是在大家都一起开卷的大环境下,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能长久的。以至于到今年开始,连联想这种高高在上,原来并不在意入门级产品的厂商,都借助来酷这个原来专做配件以及线下的品牌杀进了中低端市场,来酷Pro14 2025以及来酷斗战者战7000 2025两款爆品的推出也让包含机械革命在内的不少厂商如临大敌。不过伴随着618过去以及各地国补逐渐迎来间歇期,下半年各家厂商何时战火重燃依旧是未知数。
不过,上半年无论是厂商还是用户,似乎都没有特别关注AI PC的概念,毕竟如果按照只要有NPU或者独显就算AI PC的广义概念来看,那今年的新品大多都已经纳入AI PC的范畴当中了,但如果按照微软Copilot+PC需求的40 TOPS NPU算力要求来考虑的话,那今年能够支持这些功能的产品依旧是寥寥无几。这也是由于占据出货大头的英特尔酷睿Ultra 200H系列仅配备英特尔第三代NPU,算力仅13TOPS,AMD的锐龙200/8000配备的NPU算力也仅有16TOPS,更古老的英特尔酷睿200系列更是连NPU都没有,全都不满足Copilot+PC的要求,各大厂商自然也没有了推广微软Copilot+PC的动力,反而是纷纷开始预装了自家的AI助手,不过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可能还是各大厂的AI助手更加好用一些。
说到Copilot+PC,微软在去年6月正式官宣了新功能之后就陷入了各种问题当中,包括其最受关注的“回顾”(Recall)功能的持续延期,以及仅支持搭载高通骁龙X系列处理器的笔记本等等因素,让大多数期待相关功能的用户大失所望。微软也是真不着急,直到今年4月初才开始逐步支持了目前已经满足需求的AMD锐龙AI 300系列以及英特尔酷睿Ultra 200V处理器,不过实时字幕和回顾功能还是挺好用的,如果你的电脑已经支持了Copilot+的相关功能,那不妨用用试试,毕竟当下的大部分用户还没机会用上这些功能。
·不确定性加剧 下半年市场走向扑朔迷离
上半年的市场看似繁荣,但是这是在诸多因素的推动下共同导致的,无论是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带来的抢先出货需求带动,还是国内市场国补带来的需求释放都只不过是较短时间内带来的带动。Canalys认为,特朗普政府不断演变的关税政策正在重塑全球PC供应链,并为市场复苏带来显著不确定性。但即将在10月终止服务的Windows 10,这一关键节点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带来了稳定的需求。下半年这些因素都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PC市场的出货究竟是继续复苏还是陷入僵局犹未可知。
而AI PC的普及依旧是受到了当下支持Copilot+PC的移动处理器产品有限的影响,而伴随着下半年英特尔将会带来的Arrow Lake Refresh、Panther Lake以及AMD将会发布的锐龙9000G等更多配备高算力NPU的产品上市,相信将会有更多的移动乃至桌面产品将会支持Copilot+PC的功能,更多开发商也能够进一步推广基于NPU的AI应用。
当然,下半年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有利于体验,有利于消费者的创新呈现,在下半年开年的BW2025上,英特尔就带来了AI高静游戏本的概念,不再一味追求极致性能释放,而是转向更均衡的性能表现和实际体验,让玩家在享受高性能的同时也能够享受更凉爽、更安静的使用体验。PC行业期盼着更多改善玩家体验的创新到来。
今年的下半年对于PC和DIY行业来说注定不会有太多惊喜,在各家大厂都已经在上半年集中亮相完新品之后,会不会有能够让用户和业界惊喜的产品出现,又会不会有震惊行业的黑天鹅事件发生呢,让我们一同期待下半年的PC和硬件市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