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基层司法行政职能,林坊司法所围绕林坊镇打造“花更香、薯更红、质更优、民更富”城乡融合型经济强镇的理念,以维护稳定、服务发展和法治宣传等方针措施为主导,为民营企业发展纾忧解困、保驾护航。
“这次普法活动很及时,解答了很多我们在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难题,让我们对相关法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企业的经营有了更充足的信心。”,近期,林坊司法所联合镇乡村振兴中心、镇法律顾问等有关人员走进林坊镇企业开展座谈,围绕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普及《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结合企业经营生产实际和职工日常工作生活,对企业提出的工伤赔偿、社保缴纳、权益维护等热点问题,通过真实案例进行分析,重点讲解合同签订和履行、劳动用工和争议处理、安全生产责任等高频法律问题。

通过不定期开展“法治惠企”座谈会、“送法进企”集中走访等活动,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针对企业提出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周边环境管理等需求,现场提供“一对一”法律指导,为中小企业把脉会诊,帮助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让企业主们做到依法经营并学习如何运用法律武器预防风险和维护权益。
“多亏你们的调解和帮助,让我们家拿到补偿金,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今年1月发生了一起涉及企业员工非因工死亡的矛盾纠纷,起因是某员工在非工作时间不幸于家中因病去世,家属与所在企业就企业是否有责任问题产生了分歧。黄某家属情绪激动地认为企业应承担责任并提出高额赔偿,企业方面则认为黄某的情况不属于工伤范畴,双方矛盾一触即发。了解情况后,林坊司法所协同连城县法学会法学专家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多次耐心沟通,倾听双方的观点和诉求;并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事实情况,让企业和员工家属换位思考,互相体谅,最终双方于今年5月达成一致:企业方无需承担工亡赔偿责任,出于人道主义给予员工家属抚恤金补偿。

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新举措,林坊司法所以法治服务林坊镇中心发展大局,结合林坊镇在工业园区周边的特点,积极发展“枫桥经验”本土化应用,打造“法律咨询+联合调解+普法宣传”服务体系。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每月进行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分析研判化解工作,如锂电池产业园民房损坏纠纷、企业劳资纠纷等案件,通过联合综治办、派出所等多部门和邀请法学专家、律师协同调解,打造涉企调解“快车道”,提高纠纷解决效率,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服务支撑。
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联合综治、安全、劳动、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送法进企业,结合不同时间节点开展民法典、环境日、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法治宣传教育专题活动。

“大哥,您看看这是关于《民法典》宣传材料。”
“有没有关于工伤的啊?”
“有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好的谢谢你,那我多拿几张带回去给他们看看。”...一场场普法宣传活动中充满烟火气的对话,将热点法律问题转化为社会大众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指南。
通过以案释法及“普法宣传+警示教育”的形式,突出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普法,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引导企业和职工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思维,提升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水平,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