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越 实习生 马彩霞 陈雨昕
近日,一段搭建工在云端用钢铁骨架搭建起测风塔,引发广泛关注。
视频中,一名男子正在160米高空的塔架上作业,身影与塔身随风左右摇摆,而脚下是辽阔荒原。
通过视频,很多人第一次了解“测风塔搭建工”。测风塔是一种用于测量风能参数的高耸塔架结构,即一种用于对近地面气流运动情况进行观测、记录的塔形构筑物。
高空是安装工们的日常“工位”,160米高空,按照3米层高算,他们相当于攀爬在53层楼高的云端作业。
“总得有人爬上去,把这梯子架稳了。”测风塔安装工常书源介绍,像这样的小众云端“追风者”,主要来自河北衡水景县广川镇,当地以师带徒的方式,培养出一批造塔、搭塔专业人才。
以下是从业者常书源的自述。
踏遍大海、沙漠、高原,
他们是云端“风语翻译官”
我是河北衡水景县广川镇人,从事通讯塔、测风塔相关工作有十几年了。河北衡水景县广川镇,是位于华北平原的小镇,生产并搭建了全国大部分的测风塔。
尽管很少人知道测风塔,但在我们老家,很多人都以此谋生。特别是我们父辈这一代,他们安装“测风塔”的这门高空攀爬手艺,是一家人的生活来源。
我们镇的塔类产业从80年代就开始了,我国大部分通讯塔都在我们镇生产,并且我们当地人才懂如何搭建,后来产业延伸到测风塔。我们那不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大多数都从事与塔相关的工作。
因为我们的工作与风有关,我们也被称为“追风者”“风的翻译官”。比如我作为项目负责人,就是随公司发货,负责到现场搭建安装。
一座160米高的测风塔,搭建往往需要3-4人配合:1人操作机器,1人是地勤,专门负责地面拉塔架;1-2人在高空逐层固定安装。塔架需逐层叠加,越往上难度越大,不仅运输塔架耗时、高空作业空间有限,且塔身晃动幅度随高度增加,七八十米以上时,晃动会变得明显,起风时更甚。
通常情况下,我们要一天半到两天才能搭建一座160米的测风塔,搭建成功后还需要安装仪器——风速仪、风向仪。
这种设备需要我们人力背上去,仪器加上线缆总重约100多斤,要在塔身的10米、30米、70米、100米、160米五个高度分别安装风速、风向仪,我需要往返攀爬5次,最重一趟负重达30多斤,有时候爬上去一趟需要五六十分钟。
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这些“风的翻译官”精准立在我国大海、沙漠、高原、深山等,测风塔遍布全国各地,我们“追风者”的足迹也随工作踏访全国各地。
我们建的测风塔分为前期测风塔和后期测风塔。
前期测风塔多建在无人区或深山密林里,像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都是建在深山里,用于采集风资源数据,为风电场获取建设批文提供数据参考;后期测风塔则建在风电场内,用于预测发电量,保障电网调峰需求。
流转于极端“考场”,
天气不好的时候会害怕
十几年来,我跟着项目几乎把全国各地都跑了个遍,除了因为高原反应没去过西藏,其他即使无人区,我也经常因为工作原因过去。
如果去无人区作业,我们会开两辆车,一辆运输专门的设备,另一辆作为备用车。在无人区,我们会根据路线标注出轨迹,确保走的每一步都有轨迹,所以我们哪怕找不到地方,也能按照这个轨迹往回走。
一般我们路上行程都会花费相对较久的时间,一个项目与另外一个项目可能横跨两三千公里,这也是很正常的。比如,我在内蒙古的达拉特旗,很可能下一个项目就在新疆阿勒泰。
所以,我们基本上一年都在外面,在路上的时候多,而且基本都是野外作业。
为了确保安全,高空作业必须休息好。如果作业区在50公里以内有宾馆,我们会去住宾馆。但是如果是要在真正的无人区的话,我们就住在车上。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冬天特别冷时候,外面不具备过夜条件,我们就尽量根据规划出来的路线早去早回,不管多远都要完成工作。
如果遇上户外零下30摄氏度的恶劣天气,我们就把车里的暖风打开,然后所有人穿上厚衣服在车里取暖。身上暖和以后,一个人出去爬塔,在上面工作不超过半小时,必须马上下来换人。
我们日常工作要是赶上天气不好,比如说突然起大风了,或者突然来一片乌云,那种情况下是比较害怕的。有些时候天气冷,在上面的时候人就可能会冻僵,然后不敢动弹,就只能死死地抱着塔,那种恐惧真的能达到极限,就害怕突然一个雷劈下来。
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工作搭子多由“家族组团”
这份工作可以说是一份体力跟技术相结合的工作。没有体力干不了这个活,因为在塔上的时候,我们经常在上面一待10多个小时不下来,吃饭的时候就把饭用东西吊上去,然后在上面就吃完了接着干,都是很正常的情况。
因为前期测风塔建完、采集完风资源数据以后,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必须拆掉它。而现在暴力拆除较常见,就是用一个大剪子把拉线剪断,但有的人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他剪这个东西的时候可能涉嫌违章操作,发生安全事故。
这个行业基本上都是父子、亲兄弟、最好的朋友,或者是同村同宗族的人,我们不招外人,因为不能把命交到外人手里去。所以在这个行业里面,大家互相都是很熟知或者是有血缘关系的,就这样组成了一个安全搭档。
我做这份工作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就好像看自己的一个作品,公司也满意,客户也满意,就感觉挺开心的。我管我负责的工种叫“云端作业者”,也有网友开玩笑,叫我们“太空电梯搭建者”,说我们做的是“太空电梯项目”;还有的网友比较好玩,把测风塔叫做“镇龙神针”,用来辟邪保一方平安,非常有意思。
我觉得,我们是在给祖国的新能源事业搭梯子,总得有人爬上去,把这梯子架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