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遗故事 | 福鼎白茶:千年茶香如何续写未来?

   2025-07-31 kongyu840
核心提示: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2025年5月,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沉淀千年的茶文化瑰

图片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2025年5月,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沉淀千年的茶文化瑰宝再次闪耀世界舞台。在闽东这片山海交融的灵秀之地,福鼎白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与时俱进的产业活力,向世界诠释着中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从太姥山传说到现代茶产业,福鼎白茶正以其历久弥新的魅力,书写着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时代新篇。

千年茶韵:穿越时空的活态传承

白茶是中国绿、红、黑、黄、白、青(乌龙)茶六大传统茶类之一,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福鼎白茶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白茶”出处,“白茶山”即是福鼎太姥山。在太姥山的云雾之间,伫立在鸿雪洞前的那株“绿雪芽”,即为福鼎白茶的母茶树,静静诉说着中国白茶源远流长的故事。

图片

福鼎白茶是天地孕育的精灵,更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清代茶农从绿雪芽母树引种培育出福鼎大白、大毫两大优良品种,经过长期探索,福鼎茶人逐渐发展出独特的白茶种植和加工技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自然的密码和人文的印记。从采摘时机的把握,到制作过程的掌控,再到贮存条件的讲究,处处体现着茶人与自然的对话。这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智慧,正是福鼎白茶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生态共生:山水之间的平衡智慧

走进福鼎茶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茶在林中、林在茶间”的生态画卷。当地人根据茶树与其他作物生理生态特征和对光热水肥需求的差异,探索出了“短穗扦插、稀植套种、轻重修剪与台刈相结合、物理防治病虫害与生态防治相结合”茶园生态种植模式和立体茶园景观,提高了水土资源利用和病虫害防治的效率。

在这里,白茶与番薯、芦柑、桂花树、木槿树等作物巧妙套种,不仅为茶树营造了温度、湿度适宜的种植环境,更通过生物多样性构建起“防病虫、养水土”的天然防护网。

图片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立体栽培模式,使茶园生态系统达到了动态平衡,不仅保存着18个茶树品种,还包括除茶叶外的120多个其他农业物种,包括41种蔬菜、14种水果、11个家畜品种、31个淡水物种和32种食用菌类,为构建生态与粮食体系韧性做出了积极贡献,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

匠艺流芳:指尖舞动的非遗文化

福鼎白茶,是自然慷慨滋养的灵芽佳茗,更是祖祖辈辈传承的生活智慧。人与茶已经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从依山垦殖的栽培之道,到循时采摘的分寸之度,再到匠心独运的制作工艺,一系列工序交织成独特的农耕文化系统。

福鼎白茶制作工艺包含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体现了“大道至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明代田艺蘅《煮泉水品》载:“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青翠鲜明,尤为可爱”,被认为是白茶采摘、制作的雏形。其中“生晒”指的就是白毫银针的自然萎凋技艺。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位列其中。

图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历史演进的清晰脉络,更是文明生生不息的“活态”延续。于福鼎而言,茶文化早已如涓涓细流浸润进世代儿女的血脉。喧腾山间的采茶节、回荡田埂的茶歌、流淌在笔墨间的茶诗、行云流水的茶艺,共同织就一幅鲜活的茶文化长卷,让这份非遗遗产在时光流转中始终焕发着蓬勃生机。

产业振兴:香飘世界的时代新篇

茶香飘,茶业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茶种植与制作技术的传承发展,促进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和茶有关景观的有效维护,保证了当地农业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稳定,为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2024年数据显示,福鼎茶园可采摘面积31.91万亩,茶叶总产量4万多吨,其中白茶总产量2.1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155.18亿元。茶产业带动了当地食品加工、交通物流、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的格局。

图片

近年来,福鼎市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出《关于推动福鼎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福鼎市金融财政支持春茶生产若干措施》等扶持政策,从巩固生态茶园成果、创新品牌推广宣传、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健全要素保障机制和强化金融服务支持等方面,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深入实施福鼎白茶“3+2”发展战略,着力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持续强化区域品牌带动,2024年“福鼎白茶”位列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第一。重视人才,实施“鼎智回归”计划,吸引800多名人才返乡办白茶项目;举办一系列茶事盛会,开拓东南亚、欧洲、非洲等海外市场;打造茶旅融合精品路线6条,建成一批茶文化体验馆、茶主题精品民宿,建成投用福鼎白茶政府公共仓等,打通福鼎白茶“产销服”全链条;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迭代升级,茶园智能化管理有力推进,茶科技队伍逐步完善……

如今,从茶叶种植到加工销售、茶叶文化、旅游民宿、茶事体验,福鼎茶产业提供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带动38万名涉茶人员增收,成为福鼎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柱产业。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福鼎白茶的故事正续写新的篇章。当“一片茶叶”托起乡村振兴的梦想,福鼎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新起点,在传承与创新中持续擦亮“福鼎白茶”这张金色名片,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贡献更多智慧。

出品:中国网文化发展中心

鸣谢: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

策划:蔚力 魏博

文案:姚宇琛 杨俊康

设计:王瑞娜

【责任编辑:姚宇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