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戏争锋15强 |《枇杷树下》花鼓开锣,青年携手振兴乡村

   2025-08-03 kongyu880
核心提示:近日,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花鼓小戏《枇杷树下》晋级“百团百角唱潇湘”全省文艺院团竞演活动决赛。《枇杷树下》由刘哲编

近日,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花鼓小戏《枇杷树下》晋级“百团百角唱潇湘”全省文艺院团竞演活动决赛。

《枇杷树下》由刘哲编剧,宋谷、徐子钦导演,陈耀作曲,80后演员罗宁主演,郭振威、陈娜、贺宇慧、马艳玲、林新露、阳雅娟、安心、周霞、楚舒婷、曾爽、熊维、孙炫威、高玄参演。

图片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花鼓小戏《枇杷树下》剧照

该剧聚焦乡村振兴主题,讲述主人公石头怀着对家乡的热爱,毅然决然放弃城市优渥的务工机会,返乡创业,他与恋人玲珑携手,种下希望的枇杷树,并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将农产品推向全国,助力家乡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故事。该剧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与作为,传递出建设美好家乡、追求幸福生活的坚定信念。

罗宁1985年出生于湖南怀化,14岁从艺,2003年进入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工作,至今已有22个年头。身边唱花鼓戏的人来了又去,罗宁始终不改初心。她主演过《补锅》《打铜锣》《连升三级》等剧目,曾获第八届湖南艺术节田汉表演奖、湖南省十九和弦第四届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优秀奖,在省文旅厅举办的“湘戏新角”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荣获“十佳新角”“网络人气新角”。

花鼓戏(长沙花鼓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于清代,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长沙花鼓戏的音乐继承和发展了民间的山歌小调和祀神古乐,风格活泼开朗,朴素大方,健康清新,具有地方特色。20世纪中叶,不同路子的花鼓戏因频繁的艺术交流而逐渐合流,语言向长沙官话统一,形成较完备的长沙花鼓戏剧种。

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始建于1953年,是受文化和旅游部表彰的全国编演戏曲现代戏成绩卓著的八面红旗之一,获评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中国戏曲学会推荐优秀院团。

中心编创作品已六次获得文华新剧目奖(提名奖)、《老表轶事》荣获文华大奖;三次捧回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七次获得曹禺剧本奖;五次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三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九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邓正可

素材支持: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