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实习生 蔡泓宇 记者 陆芳
上周末,9部新片集中上映终于点燃了暑期档的热情。此轮竞争中,《长安的荔枝》《罗小黑战记2》表现突出,口碑与市场形成正向联动,而姜文的《你行你上》未能实现突围。
《长安的荔枝》《罗小黑战记2》带热暑期档
目前看来,《长安的荔枝》票房突破5亿已无悬念,冲击10亿也具备潜力。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对观众情感的触达——以唐朝为背景,通过小人物李善德运送荔枝的历程,折射出普通人面对困境的挣扎与坚守。“荔枝快递”反映的职场生存法则与小人物的挣扎与智慧,让观众在历史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罗小黑战记2》则抓住了Z世代的情感需求。影片延续了前作成长与羁绊的底色,通过小黑的蜕变以及与师父无限、师姐鹿野的情感刻画,击中观众对成长弧光与情感羁绊的向往。数年积淀的IP黏性与情感内核共同促成其市场表现力。
在个性鲜明、设定讨巧的人物之外,其构建的世界观中,在妖精与人类世界的冲突中,巧妙植入战争与和平的宏大隐喻,赋予故事更深层的思辨空间。双方围绕生存空间与信任的博弈,超越了简单的正邪对立,折射出现实世界中地缘冲突、种族矛盾。这种对现实议题的寓言化处理,也吸引了不少成年观众。
真正的破圈之作尚未到来
尽管两部影片带热暑期档,但真正的破圈并未到来。
《长安的荔枝》的历史叙事与职场隐喻容易引发职场观众共鸣,但对年轻受众吸引力有限;《罗小黑战记2》依托IP基础,核心受众仍为动漫爱好者群体。这种圈层化特征使其难以触达更广泛的人群,成为全民爆款,自然也无法复制《哪吒之魔童闹海》或《流浪地球》的票房神话。
这种局限性也反映出当下电影市场的一个残酷现实: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制造全民性的情感共振变得越来越困难。
《你行!你上!》则已陷入困局,姜文想将郎朗传记拍成“钢琴版《让子弹飞》”,在影片中运用了强烈的作者化表达,但仅获得影评界的部分认可,他的荒诞隐喻与普通观众严重脱节,拍摄也与普通观众的审美期待形成明显割裂,被观众吐槽“自恋大于叙事”。
为什么这些片子能击中全民情绪
而近年能真正打破圈层壁垒的破圈之作,都能精准按下全民情绪的按钮,在类型化叙事与社会情绪间搭建起高效传导的桥梁。真正具有穿透力的共鸣,往往始于对个体命运的精准描摹。
《哪吒2》的突破性在于,将神话人物彻底落地为时代群像的代言人。申公豹不再是单薄的反派,而是被塑造成“修仙界的小镇做题家”——苦修百年却因妖身籍被挡在“十二金仙”门外,道尽无数人在身份标签下的挣扎;土拨鼠精“光是吃饱饭就用尽全身力气”的台词,更成为千万打工人的生存照影。
这种创作逻辑在《长安三万里》中同样清晰可见。李白的狂放与失意、高适的隐忍与坚守,并非简单的诗人传记,而是通过盛唐气象下的个体沉浮,折射出当代人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集体怅惘。当影片中的吟诵响起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千年前的诗人,更是在快节奏生活中喘息的自己。当小人物的悲欢被置于宏大背景下,个体命运便有了时代的重量。
而现实题材的爆款密码,在于将社会痛点转化为可触摸的银幕叙事。《孤注一掷》的成功,绝非偶然的题材红利,影片没有停留在对电诈产业链的猎奇式展现,而是深入拆解人性的脆弱点:阿天因“贪心”陷入赌局的沉沦,潘生为“不甘心”放弃安稳的挣扎,甚至梁安娜被“虚荣心”裹挟的迷失,每个选择都对应着普通人可能遭遇的心理陷阱。当片尾字幕滚动出真实数据时,个体观影时的紧张感瞬间升维为对公共安全的集体关注,这种情绪传导形成强大的社会行动力,使得“带父母观影”成为现象级行为,令反诈宣传从银幕延伸至家庭餐桌,实现了从艺术表达向社会议题的跨越。《消失的她》则以更隐蔽的方式触达痛点,东南亚海岛的悬疑叙事外壳下包裹的是婚姻关系中的信任危机。何非在深情丈夫与偏执赌徒间的撕裂式表演,戳中女性群体对亲密关系中“伪装者”的警惕;而沈曼为闺蜜展开的复仇计划,又点燃了“女性互助”的当代情感刚需,让悬疑类型片成为集体情绪的宣泄口。
这些作品共同证明:能击中全民情绪的电影,从来不是空中楼阁式的创作。它们或是让观众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或是将难以言说的集体焦虑转化为可讨论的银幕议题,最终在类型化的边界内,完成一次全民性的情感共鸣。这种共鸣的产生,既需要对社会情绪如雷达般的敏锐捕捉,更依赖于将缥缈情绪转化为具象叙事的创作功力——这或许就是解锁全民共情的核心密钥。
《南京照相馆》《东极岛》《浪浪山小妖怪》能否成为全民爆款
暑期档下半场将至,三部承载破圈厚望的影片即将亮剑。
将于本周五上映的《南京照相馆》以南京大屠杀期间照相馆学徒冲洗罪证底片为主线,“一张底片=一把屠刀”直击历史之殇。预告中念出山河之名的桥段引爆泪海——主角高喊“雨花台、中山门”,让地名成为抵抗遗忘的武器。
将于8月8日上映的《东极岛》,管虎耗巨资还原“里斯本丸沉没事件”:舟山渔民冒死营救盟军战俘。当倪妮饰演的渔女拉起渔网说着“老祖宗说了,海上有难,得救”时,直抵人类命运共同体命题。
《浪浪山小妖怪》是《中国奇谭》爆款短片的电影化延续,“草根取经团”踏上荒诞旅途,水墨画风勾连东方美学基因。前作短片因"妖怪职场"席卷B站,电影版或成最大黑马。电影充满了奇幻、冒险、成长等元素,同时也融入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望成为一部爆款动画电影。
2025年的暑期档已经证明,在分众化日益明显的今天,电影人需要更敏锐地捕捉社会情绪的微妙变化,找到那些能够跨越年龄、地域、圈层的情感连接点。
暑期档下半场的破局者,或许就在那座记录民族伤痛的照相馆、那片拯救生命的东海、或那群假装取经的小妖怪里。毕竟真正的共鸣永远诞生于“我们”的集体叙事,而非“我”的孤芳自赏里。
(图片来自影片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