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第186期)

   2025-08-13 kongyu900
核心提示:1.  俄军宣布控制乌东两地,推进顿巴斯攻势2.  石破茂拒绝辞职,面临自民党内压力日增3.  伊朗处决两名 MEK 成员,指控其发

1.  俄军宣布控制乌东两地,推进顿巴斯攻势

2.  石破茂拒绝辞职,面临自民党内压力日增

3.  伊朗处决两名 MEK 成员,指控其发动武装叛乱

4.  特朗普与冯德莱恩在苏格兰宣布美欧新贸易协议

5.  胡塞组织升级海上封锁,誓言袭击所有与以色列有合作的船只

6.  金与正批李在明政府幻想邀请朝鲜参加 APEC 会议

7.  马来西亚总理称泰国代理总理与柬埔寨首相表达立即停火意愿

8.  印陆军称克什米尔反恐行动中击毙三名武装分子

9.  乌克兰宣布暂停履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10.  白俄罗斯拦截装有炸药的无人机,所载疑为自杀式攻击装置

11.  英国警告以色列:若不改善加沙人道状况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12.  17国及地区组织联合国会议呼吁哈马斯放下武器,设立加沙临时治理机制

13.  华盛顿邮报头版曝光:18500名被杀巴勒斯坦儿童名单刊登引全球关注

14.  缅甸宣布在三省及六邦部分地区实施紧急状态

15.  缅甸军方撤销将主权转交将领令,成立联邦政府及和平委员会

16.  朝中社:美日同盟正演变为“核同盟”,其危险性不可忽视

17.  美与北约拟设新机制,运用盟国资金支持乌克兰武器采购



俄军宣布控制乌东两地,推进顿巴斯攻势

2025年7月26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军已成功控制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地区的泽廖内加伊(Zeleny Gai)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马利耶夫卡(Malyevka)两个居民点。这是其在顿巴斯地区持续军事行动的一部分。乌方尚未证实该消息,但乌军称局部战况“异常激烈”。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表示,东部地区战火持续蔓延,平民生活堪忧。

 

石破茂拒绝辞职,面临自民党内压力日增

2025年7月27日,据《彭博社》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执政联盟遭遇重挫、党内要求其辞职声浪日益高涨之际,公开表示无意辞职。石破茂在记者会上称自己“将负起责任”,并计划推动自民党内部改革以恢复民众信任。

 

伊朗处决两名 MEK 成员,指控其发动武装叛乱

2025年7月27日,据伊朗司法部旗下通讯社“平衡”(Mizan)报道,伊朗当天处决了两名被认定为“恐怖”组织穆贾希丁-哈卡(MEK)成员的人员,罪名是发动武装叛乱、制造简易迫击炮和火箭筒袭击民用基础设施与公共建筑。两人名为 Mehdi Hassani 与 Behrouz EhsaniEslamloo,自 2024 年9月被判死刑并获最高法院维持判决,人权组织批评审判程序“极不公平”。对此,MEK 组织及国际舆论强烈谴责此次处决,指其侵犯基本人权。

 

特朗普与冯德莱恩在苏格兰宣布美欧新贸易协议

2025年7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英国苏格兰南艾尔郡特恩贝里高尔夫球场共同宣布达成新贸易协议。协议框架设定美方对欧盟商品征收 15% 进口关税,低于之前威胁的 30%,涉及汽车、半导体、医药等重点行业。同时,欧盟承诺未来三年购买美国能源产品总额达7500亿美元,并将在美国投资约6000亿美元。协议旨在缓解美欧贸易紧张并避免全面贸易战,但分析人士指出协议内容尚未完全确定,欧方面临让步压力巨大。

 

特朗普与冯德莱恩在苏格兰宣布美欧新贸易协议

2025年7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英国苏格兰南艾尔郡特恩贝里高尔夫球场共同宣布达成新贸易协议。协议框架设定美方对欧盟商品征收 15% 进口关税,低于之前威胁的 30%,涉及汽车、半导体、医药等重点行业。同时,欧盟承诺未来三年购买美国能源产品总额达7500亿美元,并将在美国投资约6000亿美元。

 

胡塞组织升级海上封锁,誓言袭击所有与以色列有合作的船只

2025年7月27日,胡塞叛军宣布将进入“第四阶段”海上封锁行动,誓言攻击任何与以色列港口或公司有关联的船舶,无论其所属国籍或货物性质。分析指出,此次升级源于此前多起针对红海航运线的袭击事件,包括沉没 Magic Seas 公司旗下货轮、Eternity C 船员死亡等。胡塞方面拍摄并公布攻击过程视频,称其行动旨在抵制涉以企业,并威胁持续扩大战至更多商业航运目标。国际社会警告,此举可能严重影响全球贸易安全及海运线路稳定性。

 

金与正批李在明政府幻想邀请朝鲜参加 APEC 会议

2025年7月28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发表谈话称,韩国李在明政府上台后一厢情愿地希望与朝鲜改善关系,近期还揣测邀请朝鲜出席几个月后在庆州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可能性,她称这完全是“做白日梦”。金与正强调,首都政权不会因为韩国的幻想而改变立场,指责韩方在对朝政策上毫无现实感。她在朝中社刊文中还称,李在明政府的外交企图只会加剧半岛局势紧张。

 

马来西亚总理称泰国代理总理与柬埔寨首相表达立即停火意愿

2025年7月28日,当地时间,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在吉隆坡举行的调解谈判后表示,泰国代理总理普坦(Phumtham Wechayachai)与柬埔寨首相洪玛奈(Hun Manet)都表达了“立即停火”的立场和意愿。停火协议将于当天午夜起生效,作为解决双方边界冲突的关键第一步。安瓦尔称区域社会和外交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呼吁各方落实停火并启动后续边境和平机制。该协议随后得到泰柬双方确认,并由东盟协调执行。

 

印陆军称克什米尔反恐行动中击毙三名武装分子

2025年7月28日,印度陆军发表声明称,当天在印控克什米尔达奇甘姆(Dachigam)森林地区开展联合反恐行动,击毙三名武装分子。军方称此次行动由印度陆军、准军事部队及当地警方联合执行,并形容交火“极其激烈”。印方表示这三名武装分子与今年 4 月发生在巴伊萨朗山谷针对印度游客的恐袭有关,据信其中一人为主谋。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表示,他们是“高级别恐怖分子”,事件当前仍在调查中。

 

乌克兰宣布暂停履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2025年7月28日,乌克兰外交部宣布正式暂停履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CFE Treaty)的各项义务,此举是继此前暂停《渥太华反人地雷公约》之后的又一步战略调整。乌方称此举旨在突破武器限制,增强自身防御能力,并加速与俄、白俄等独联体国家相关国际协定的终止程序。分析指出,此举标志乌克兰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向西方靠拢,同时引发对欧洲传统军控机制未来的担忧。

 

白俄罗斯拦截装有炸药的无人机,所载疑为自杀式攻击装置

2025年7月29日凌晨,白俄罗斯防空部队在明斯克领空检测并拦截一架携带炸药的无人机。据国防部通报,该无人机被电子干扰系统击落,坠落于明斯克一住宅区72号附近停车场,未造成平民伤亡。调查委员会称,该无人机搭载TNT炸药和金属球弹头,尚未爆炸。事故触发当地空域安全升级措施,调查仍在进行中。专家认为此类无人机可能具备自杀式攻击特征,地区安全局势堪忧。

 

英国警告以色列:若不改善加沙人道状况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2025年7月29日,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在声明中表示,若以色列不在联合国大会前采取实质性行动,包括推动停火、允许更多援助进入加沙、明确不兼并西岸,并重启以两国方案为基础的和平进程,英国将于9月承认巴勒斯坦为独立国家。此举被视为应对加沙愈发严峻的人道危机(加沙已近饥荒边缘),并为推动区域和平施压。以色列政府迅速反驳,指认此举为对哈马斯的“奖励”。 

 

17国及地区组织联合国会议呼吁哈马斯放下武器,设立加沙临时治理机制

2025年7月29日,在联合国召开的巴以和平大会中,沙特阿拉伯、法国等17个国家及多个地区组织共同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放弃武装,并建议在加沙地带建立过渡性治理和安全机制,由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及联合国监督执行。声明强调要立即停火、推动“两国方案”实质进程,强调实现持久和平需哈马斯解除武装,并让渡加沙治理权予民选机构。该倡议获得广泛国际响应,被称为区域外交重大突破。

 

华盛顿邮报头版曝光:18500名被杀巴勒斯坦儿童名单刊登引全球关注

2025年7月30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头版及官网公布一份引发全球关注的名单,详细列出了自2023年10月以来在加沙地区被杀害的18500名儿童的姓名与年龄。根据加沙卫生部统计,战火已造成逾6万人死亡,其中儿童占比约31%。报告指出,其中超过900名儿童未满一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称,加沙已成为全球对儿童最危险的地区。《华邮》强调,部分儿童死于床上、玩耍时,许多孩子甚至尚未学步即被埋葬。

 

缅甸宣布在三省及六邦部分地区实施紧急状态

2025年7月31日,新华社快讯称缅甸国防与安全委员会当日决定,在三个省份和六个邦部分城镇实行紧急状态,以应对国内安全和政治动荡。据报道,此次行动覆盖面积广泛,并伴随新的行政管理措施和军事机构扩权。此举正值缅甸准备在年底举行大选,并结束多年的紧急状态。官方称此举为确保选举准备与社会秩序。

 

缅甸军方撤销将主权转交将领令,成立联邦政府及和平委员会

2025年7月31日,缅甸国防与安全委员会通过国家广播电视台宣布,已撤销此前将国家主权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的命令,并组建新的联邦政府和国家安全与和平委员会。临时政府任命 Nyo Saw 为总理,明昂莱将继续担任国家安全与和平委员会主席。国家紧急状态同时宣告解除,为年底选举进行制度整备”。

 

朝中社:美日同盟正演变为“核同盟”,其危险性不可忽视

2025年8月1日,朝中社刊发国际问题评论员文章,指出美日军事同盟关系正逐步转变为一个具核威慑功能的“核同盟”,并强调这一趋势的危险性绝不可低估。文章援引2024年美日延伸威慑磋商升级至部长级、联合军事演习模拟核打击等进展,称美国在夏威夷、关岛、日本部署核战略资产令亚太局势变得“危险又脆弱”。

 

美与北约拟设新机制,运用盟国资金支持乌克兰武器采购

2025年8月1日,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正携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研究建立一项新机制,拟由北约成员国出资支付美国武器采购或转让所需费用,从而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该机制将依乌克兰发布的每笔约5亿美元的“优先需求清单(PURL)”由盟国协调决定谁出资。目标首批金额约10亿美元,旨在加速美武补给流程,绕过传统美军售程序,加快装备交付。北约秘书长将统筹协调。此举被视为西方加大对乌克兰援助、减轻美国财政压力的重要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要闻】乃上海环太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于2022年起推出的信息分享产品,每周一期,旨在帮助广大读者快速回顾过往一周国际间在战略与安全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事态跟踪,所有信息和资讯均来源于国内和国际主流媒体的公开报道,并由本中心研究与出版部负责收集和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稿编号:HTWG-526

刊出日期:2025.08.04

本期编辑:过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