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铁盈利排名出炉!深圳的排名竟然是?

   2025-09-20 kongyu1120
核心提示:在大城市挤地铁上班可以说是所有打工人的“噩梦”早晚高峰时上下车是不用自己走的悬空术是人人都会的个人物品是会战损的照理来说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0319%2Fd9c9f01fj00sal45a000xc000u0007e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在大城市

挤地铁上班

可以说是所有打工人的“噩梦”

早晚高峰时

上下车是不用自己走的

悬空术是人人都会的

个人物品是会战损的

照理来说

如此高的客流量

地铁公司应该赚得盆满钵满

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据上海清算所、中国债券信息网等平台的

数据显示

32个城市的地铁公司公布了2022年的业绩

其中

27个城市出现亏损

5个城市实现盈利(扣除政府补助后)

榜单上

武汉取代深圳成为榜首

济南、上海、常州保持盈利

那么

大家一起来看看 盈利榜单的详细内容 以及作为

一向最赚钱的地铁公司

深圳能够稳定盈利的

奥妙所在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7月7日,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长沙、成都在内,共有32个城市的地铁公司公布了2022年年度报告与审计报告。

结果显示:

第一,如果算上地方政府的补贴,32个城市中,只有沈阳一家地铁公司净利润为负。

第二,如果扣除地方政府补贴,32个城市,只有武汉、深圳、济南、上海、常州5个城市的地铁利润为正,其余均亏损。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0319%2Ff8bfe56ej00sal45b00g1c000u000wic.pn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图源:时代周报32城地铁盈利情况统计表

第三,北京地铁补贴力度最大,2022年补贴了262.86亿元,如果扣除补贴,北京地铁亏损额度最大,高达241.04亿元。

不过2022年,事实上,在本号之前几年梳理过的数据中,会发现,北京一直都是地铁补贴和亏损最大的城市。

2021年北京地铁被补贴了214.66亿元,扣除补贴亏损190.12亿元。

第四,武汉取代深圳,成为最赚钱的地铁公司。

2022年之前,最赚钱的地铁公司一直都是深圳。比如2021年,深圳扣除政府补贴,净利润高达28.6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武汉当年位居第二,南昌、济南、广州在2021年扣除补贴利润也同样为正。

2022年武汉取代深圳,主要是受口罩影响所致。2022年广东是口罩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武汉的影响程度却小很多。

为何地铁大多都在亏损呢?答案是,运营成本高昂。

我们都知道,地铁的建造费用高,其实运营费用同样高。

建造成本方面,据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此前透露,建造地铁,平均每公里费用约7亿元。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0319%2F7ff14e1fj00sal45b003xc000u000k0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具体来看,南京地铁2号线一期(地下为主),全长25.14km,总造价128.35亿,每公里5.10亿元。杭州地铁1号线(以地下为主),全长47.97km,总造价236.42亿,每公里4.92亿元。北京地铁16号线(全地下线),全长49.8km,概算总投资600亿,每公里12亿元。

成都轨交四期规划中,18号线三期每公里建造费用高达10.26亿元,8号线二期也接近10亿元/公里。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0319%2Fac64701aj00sal45c002wc000u000k0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运营成本方面,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与“十四五”发展思路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成本(不含大修更新)的中位数为1126.15万元/公里,进入大修更新期的北上广深等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成本超过1500万元/公里。

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投资也非常高,一公里地铁造价在数亿元。比如规划中的广东佛穗莞城际项目,平均一公里要花9.48亿元。

这些运营费用,主要花在人工成本、维修成本、能源消耗、维护费用等方面。

不依赖政府补贴,实现自我造血,深圳如何实现稳定盈利?

答案是,搞副业!

而在做副业方面,TOD模式是地铁公司实现盈利的“头号功臣”!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0319%2F9c1f59dcj00sal45c001oc000rs00de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TOD模式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在一定步行范围内建设高密度的、功能复合型的社区的开发模式,比如土地开发、房地产经营、物业服务等。我们常听到的“轨道+物业”“轨道+土地”“站城一体化”等模式都属于此类。

论TOD模式的资历和运用的娴熟程度,深圳地铁集团是十足的“老大哥”,毕竟其是中国大陆最先引进TOD模式的地铁集团。深圳地铁集团2022年报显示,其“站城一体化”项目的营业收入160.48亿元,占集团总营业收入的66.94%。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0319%2F613bdb01j00sal45c0019c000hs00bv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2008年,深圳地铁耗资17亿元,买下了深圳前海141万平方米地块,开启了靠物业销售收入反哺地铁开发的模式。截至2023年7月,深铁集团已持续探索“轨道+物业”模式16年,拥有29个轨道沿线上盖项目的综合开发权,总开发规模约1643万平方米。

尽管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盈利,但地铁运营的成本高企始终是地铁公司不可逃避的问题。对地铁公司来说,如果能够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实现降本增效,主业收入上去了,也就不用这么辛苦地干副业了。

在财务报告中,“研发费用”是反映一个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顾名思义,研发费用指的就是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新项目、新技术等时产生的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当年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从年报来看,2022年三家盈利的地铁集团(武汉、深圳和济南)都不约而同地加大了研发的投入。由于上海申通地铁在年报中没有公布研发信息,故不在讨论之列。

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地铁的研发费用达到1.16亿元,同比增长27%。武汉地铁研发费用910万元,同比增长85%。济南轨道交通研发费用为2602万元,增长了86%。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0319%2F5d26b57cj00sal45900auc000k000ptc.pn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近年来深圳、济南、武汉三家地铁公司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

深圳地铁在研发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化”。1999年,国家明确规定,所有地铁建设,必须保证国产化率达70%。在当时“国产化”地铁几乎是“白纸一张”的时候,深圳地铁一马当先,开启了不断创新之路。直至现在,除了动力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等核心设备采用进口之外,深圳地铁列车的其他设备均是在国内生产。

早在2004年时,就有公开报道指出,在广州、上海等地还在花费资金引进国外售检票系统(AFC系统)时,深圳地铁与深圳现代计算机公司合作,从源程序开始编码,全部采用国内设备,设计出国产的AFC系统。参与了深圳地铁“国产化”的某公司负责人曾在采访中提到,其研发出来的产品在质量合格的情况下,价格通常只有国外价格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0319%2Ff8ef5ba8j00sal4590010c000hs00a0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2022年底,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12号线同步开通运营。据了解,这两条地铁线路配备了国内首位数字员工客服,在保证服务规范的同时还降低了以往人工客服带来的人力成本。另外,新线路还提供了自动检票机终端软件,乘客“脸码互通”,不仅提高了乘客的出行效率,地铁运营效率也随之提升。

2024年3月,深圳地铁3号线四期、11号线二期部分路段完成验收,地铁13号线正线区间盾构全线贯通,建设过程中采取了3D扫描、AI模型等新技术新手段,创新了离壁沟“止水条暗沟”、“复公差“公法等工艺,显著提升了工程建设效率,也为地铁建造的成本做出有效控制。

来源 | 财经白话、出行一客

编辑 | 周彪

审核 | 蒋婷婷

转载请注明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0319%2F7f94534ej00sal6b4003pc000u000mt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alt="" />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cms-bucket.ws.126.net/2024/0319/bee25b2eg00sal6b4001tc000i1009kc.gif" alt="" />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