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诗人李商隐与他的命运迷宫”期待同道人越来越多,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古典文学,
融入诗人生命经验,进而印证、解读其部分诗歌,破解他幽深内心的辗转思量。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这首诗内含的时间模式启发了《少年李的烦恼》构思,因此马鸣谦同样采取时间回环结构,用六个类似短篇加以连缀,后以李商隐好友的证言作为收尾,以回望诗人人生。与此同时,书中义山与宋华阳、王氏、张懿仙三位女性的互动,构成小说基本内核,在这些关系中,作者细致演绎出晚唐大诗人灵敏且丰盈的心理世界。
大量收集与李商隐相关资料素材,吸纳古典文学诸位前辈学术成果,着手编成《创作资料集》。从朦胧诗文多义解读,到历史小说创作前期准备,再到中国古典文学当代传承,小说借李商隐的情感生活与创作经历,也着力捕捉与当下读者的情感共振点。
“什么是现代性?它怎么体现在古代人里面?难度非常大,因史料很少记录古人心理描写,但这恰恰是我们作为现代人阅读文学作品时希望跟它产生接触、形成共鸣的点。”
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亲近自己的文化文本,会带给我们作为中国人独有的沉甸甸生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