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海淀医院位于中关村大街和海淀南路交口。过去,院内没有单独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医院职工和就医患者的非机动车占用人行道甚至非机动车道停放,影响交通秩序。海淀医院保卫科副主任李一童说,通过在院内设置专区,目前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初步好转。

海淀医院内部新设置的非机动车停放区/记者拍摄
海淀医院现在有1700多职工,每天有6000多的门急诊量。经测算,每天电动自行车进院大概一千三四百辆左右。医院专门清出了一片非机动车的停车区域,在南楼也开辟了一块专门作为患者就诊的停车区域。北楼西侧的电动车棚有固定的停车位,还配置了固定的消防设施。

海淀医院内部新设置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区/记者拍摄
中午时分,很多送餐平台的电动车进入医院。美团外卖小哥李俊琪介绍,自从设置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区,能把车直接骑到医院里,不仅方便还节约时间。到医院有好多指示牌,特别清楚,可以把餐准时准确地交到客人手里。“我那个车可以直接骑到医院里面来,停到外面就要走好久好久的路,医院里面也有停车的地方。以前没地就只能停到路边,再拿着餐再走路进去。”


海淀医院南门外路侧非机动车停放整齐/记者拍摄
属地街道将继续完善停车设施供给,加强服务引导,巩固医院周边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治理的成果。海淀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科长王永泽表示,医院北门存在没有明确划非机动车停车空间线的情况,街道及时补充了划线,明确了规范的停放位置。针对医院门口安排了专人在此值守规,规范就医人员的非机动车停放。医院和海淀黄庄地铁站的A1口离得比较近,还设置了一个路外侧的专门停放非机动车的停车场,乘地铁的人员可以把非机动车停放在停车场里。


工作人员码放共享单车/记者拍摄
今年上半年,北京持续深化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治理,在全面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聚焦50个轨道站点及40个“学医景商”重点区域,目前已完成64个点位的治理工作。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静态交通管理处三级主任科员孙子涵表示,截至目前已完成35个轨道站点和29个“学医景商”点位的治理工作,新增挖潜非机动车停车位2.35万处,增设了引导标识是466个。下一步,交通部门将组织各区加快推进轨道站点周边非机动车停放空间的应划尽划,推进公共建筑内部的停放空间对外开放,把好的经验做法推广向全市的各个区域。


海淀黄庄地铁站外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记者拍摄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记者黄河、编辑王琛琛,主编程艳
编辑:北城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