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品牌观察官(ID:pinpaigcguan)
引言
实际上,手机壳的市场规模一直以来都十分庞大。比如在2023年的时候,手机壳市场规模就超过了730亿元,2022年的时候更是出现了4000多家的手机壳企业。
图源:拼多多
但如今,手机壳也有三六九等之分,处在金字塔最底层的是拼多多里的一些白牌手机壳,价格便宜,有的甚至只用1块钱。
而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是诞生于香港的CASETIFY,这家被称为“手机壳中的爱马仕”的品牌,手机壳的单价在300元~500元不等,光是一年就曾卖出了超过21亿元。
把手机壳卖出奢侈品价格
CASETIFY一年狂赚20亿
在过去,年轻人们总是喜欢一年换一次新手机,这样做虽然爽了但是十分伤钱包。这几年,年轻人们发现即使仅仅换个手机壳也能给自己带来愉悦的心情。
只能说,不是手机换不起,而是手机壳更有性价比。
在小红书上,有些博主的手机壳多的堪比华强北的手机壳店,一年365天一天换一个不在话下。有博主表示,有时候想跪下来求求自己别买了,最后发现跪着也能买。
图源:小红书
趁着这股潮流,CASETIFY越来越火,尽管一个手机壳的价格高达四五百元,但不妨碍消费者对它的喜爱。由于价格昂贵,人送外号“手机壳中的爱马仕”。
CASETIFY之所以会这么火爆,是因为它精准拿捏了Z时代年轻人的心理。什么火它就和谁联名,比如线条小狗、三丽欧、韩国女团BLACKPINK等。
由于开放了平台让全世界设计师都能投稿,CASETIFY的SKU超过了30万个,分分钟让你为爱掏钱。
同时,明星代言则是一个品牌最大的“杀手锏”之一,关键CASETIFY也没有个正经的代言人,全靠明星在社交平台上晒的自拍,这不知道给CASETIFY省下了多少代言费。
BLACKPINK成员 图源:小红书
比如当下大火的韩国女团blackpink,无论是哪个成员的照片露出一点“casetify”的logo,粉丝们就会马上跟风购买同款手机壳。梅西、kelie jenner等明星的粉丝亦是如此。
除了爱搞IP联名,casetify还特别会搞饥饿营销。比如有消费者为了一款手机壳从去年年底等到今年开年都没能等到官网补货。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有了这些策略,casetify想不火都难。2022年的时候,CASETIFY的营收和销售额都达到了巅峰,分别是21.7亿元以及共卖出了1500万个手机壳。
手机壳对于当下的年轻人们来说,已经从一个普通的手机配件变成了一个新型的“社交符号”,即使买不起奢侈品的手机壳,也能买个400块的CASETIFY来满足一下自己小小的虚荣心。
但这么贵的手机壳,感觉还得套一个软壳上去,不然不小心摔在地上,掉一点漆都要心痛的不行。
从电视台高管到“手机壳大王”
创始人扬言今年要卖200亿
CASETIFY的故事,要从2011年开始说起。那一年是乔布斯神作苹果iPhone4S被卖的最疯的一年。
在iPhone4S全球首发那天,香港中环的苹果旗舰店门口大排长龙,其中就有CASETIFY的创始人吴培燊。由于iPhone4s后屏是玻璃背板,很容易摔碎,于是他在网上搜索起了手机壳。
CASETIFY创始人之一 吴培燊 图源:网络
但作为电视台设计高管的吴小伙,对于手机壳的设计有着极高的要求,他想找到一款即美观又实用的手机壳。他找遍了全网,却找不到他心水的款式。
于是他决定自己设计一个,吴小伙拉上来自己的好友杨子业设计出了一个叫做“casetagram”的软件,用户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照片放在上面做成手机壳。
图源:网络
这样消费者们不仅可以做出独一无二的手机壳,还能体验一把DIY创作。这种情绪价值,也让消费者们心甘情愿的买单。
当时想要在casetagram上买专属于自己的手机壳就要6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30元),手机壳厂商们都不敢想一个小小的手机壳竟然能够卖出如此高价。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吴小伙也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他便辞掉了电视台的工作,投身手机壳事业当中,从吴小伙摇身一变吴老板。
有人模仿统一老坛酸菜面,就会有人模仿casetagram。当时casetagram的竞争对手不仅把有样学样,还把casetagram的价格打了下来,让casetagram完全没有优势。
危机也同样给caetagram的两位创始人带来了思考,2014年,两位创始人决定将casetagram改名为CASETIFY,打造一个手机壳潮牌。
图源:CASETIFY淘宝旗舰店
然而,CASETIFY的价格却有增无减,从60美元变成了5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58元)~150美元不等(折合人民币约1076元)。
他们的定价,比淘宝上的其它手机壳贵了10倍。随着价格上涨,CASETIYF的服务质量也有所增加。
除了运用“口红效应”以及“明星效应”做宣传以外,CASETIFY在产品上也下了功夫,其手机壳采用了各种创新防护的科技,成本是普通手机壳的三倍,就算从高处掉落也毫发无伤。
在售后服务里,CASETIFY采用了“10天无理由退换货”,并且还有长达半年的质保服务,只要手机壳在质保期间内泛黄或是损坏都能换一个新的。
图源:小红书
一开始CASETIFY仅仅在线上出售,如今,CASETIFY在全球开了大约28家门店,门店里依然能够让消费者DIY手机壳款式,并且一个小时不到就能拿到自己专属的手机壳。
同时还设有休息区和充电区,四五百元的价格既给了消费者体验,又给了消费者质量,这么看的话,CASETIFY似乎又没那么贵了。
除了iPhone的手机壳,现在CASETIFY也陆陆续续推出了其他品牌的手机壳,比如华为、三星等。
同时,从小看着父母做餐馆生意的吴老板对市场机会的捕捉能力也十分强,当年APPLE WATCH一上市,吴老板就认为表带将会和手机壳一样火爆。
于是他带领团队在一个礼拜内推出了APPLE WATCH的表带产品,除此之外,现在CASETIFY还有推出了手机链、耳机壳等手机配件产品,同样也都十分火爆。
图源:中新经纬
据QY Research统计,未来手机壳市场规模将会逐渐扩张,预计在2029年的时候,全球手机壳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当有媒体问到两位创始人未来的目标的时候,他们表示将会以年入215亿元来作为2025年的销售目标。
从CASETIFY到labubu,
情绪价值还能收割消费者多久?
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CASETIFY陷入了一个严重的信任危机,当时不少网友都认为自己被CASETIFY背刺了。
图源:小红书
起因是,互联网上有一位博主拿CASETIFY手机壳与华强北的“平替CASETIFY”手机壳进行对比。
虽说这位博主在视频开头就已经强调了好几次要“支持正品”,但却在结尾的时候表示更加推荐便宜的手机壳,理由是“反正都不怎么看得出”。
图源:小红书
然而在视频发出没多久后,这位博主便收到了来自CASETIFY两大箱的正品手机壳。网友们一下就坐不住了,纷纷表示“自己大几百买的手机壳,博主只要测评一下就能拿到2箱。”
结果就是,这个事情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在事情热度持续上升后,该博主已经删掉了品牌方送手机壳的动态,仅保留了测评视频。
因为这件事情,有不少网友对CASETIFY感到失望,认为品牌为了面子“跪舔”自媒体博主,还有的网友表示以后不会再买CASETIFY的手机壳,这对CASETIFY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说到底,消费者们心甘情愿为CASETIFY掏空钱包就是因为其情绪价值。而今年以来,还有另一位顶流,也是用情绪价值狠狠地收割了一波消费者,那就是LABUBU。
图源:网络
想当年,LABUBU在泡泡玛特众多的IP盲盒中,只是一个“小透明”,彼时更受消费者欢迎的是Molly和DIMOO。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LABUBU在国外突然一夜爆火,不少明星都将它挂在自己的包上。从前是LABUBU蹭明星流量,如今成了明星蹭LABUBU 流量。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前段时间,韩国人为了排队抢购LABUBU通宵排队,有的人因此吵了起来,甚至还惊动了当地警察,最后泡泡玛特不得不紧急中止LABUBU在韩国的销售。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同样在英国伦敦的斯特拉特福德维斯特菲尔购物中心也同样因为抢购LABUBU出现了斗殴事件,几个大男人为了抢LABUBU大打出手,实在是太恐怖了。
在得物上,LABUBU更是被炒出了高价,原价99元的LABUBU搪胶毛绒挂件要翻倍价格才能买到。前段时间,一代LABUBU更是被拍卖到108万的价格,这个价格可以买到一台奔驰S级了。
图源:网络
更搞笑的是,由于抢不到正版LABUBU,消费者们纷纷跑去买盗版LABUBU。因此市场上出现了“LATUTU”“LAFUFU”“LAGOGO”等。
同时,LABUBU的衍生周边也被卖的风生水起,消费者们也顾不上是不是正品了,只要是关于LABUBU的,就直接无脑冲。
图源:小红书
比如在外网,LABUBU的娃衣在两个月里卖出了4000多件,商家含泪血赚1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1万元)。
但近期以来,泡泡玛特持续补货跟上产能,导致二手市场的LABUBU价格暴跌,黄牛从狂欢变巨亏。
就像之前的玲娜贝儿和冰墩墩一样,前期价格被黄牛炒出天价,但产能一旦跟上来,无论是官网还是线下门店都随便买。
然而,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付钱的手比脑子还快,主打一个“人人都有,我也要有”的跟风态度。
写在最后
不能否认的是,CASETIFY将一个小物件打造成一个潮牌,更是用手机壳撬动了一个千亿级的情感经济,让手机壳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刚需”,即使是高价也要“剁手”买下。
能够一次又一次的精准踩中当代年轻人的喜好,才是CASETIFY成功的“秘诀”。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看法,谢谢。